“真是没想到啊,在家门口就能拿到证!”温州泰顺建民村的老人手捧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一个劲儿地念叨。当“温心登”登记队伍工作人员背着“泰好登”背包,将服务窗口“搬”到老人门前完成登记送证,困扰山区海岛群众多年的办证难题,正悄然被一种名为“1+e+N”的创新服务模式化解。面对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留守老人多、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显著的现状,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创新推出“线上办、上门办、延伸办”的“1+e+N”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将均等化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最偏远的山区海岛。
一是数字赋能破题,打造一键式“指尖办证”新路径。温州地处浙南沿海与浙闽交界,有5个山区海岛县,山区海岛面积占比超70%,偏远村镇往返县城动辄耗时3小时。为破解空间阻隔,温州资规部门以数字技术为钥,开启了“线上办”的便捷之门。集成打造“不动产智治”平台,一举打通19个部门的数据壁垒,整合44类登记事项,能自动提取关联信息,让高频业务实现“足不出户、全程网办”。创新升级“抵押登记直通车”,架起政府与银行间的业务桥梁,实现抵押登记“不见面”高效办理。同时,研发不动产“AI智库”,提供7×24小时智能咨询引导,推动服务从“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跃升。如今,温州网办率从2020年的41%跃升至90%以上,材料共享比例从6.9%大幅提升到65.7%。数字赋能真正让服务“飞”越了山海。
二是背包窗口升级,推行全流程“上门帮办”新模式。聚焦山区海岛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出门难、沟通难、操作难”问题,温州组建不动产登记先锋队,将服务窗口“装”进背包,把移动办公桌“搬”进院坝。“温心登”队员们携带专业设备,跋山涉水,上门提供材料扫描、预审等全流程服务。他们中不乏懂方言的工作人员,有效解决了沟通障碍。同时,联手乡镇干部深入村社宣讲政策、答疑解惑,打通信息闭塞的“最后一公里”。为让服务闭环更暖心,还联手“温报即时达”,推出不动产权证“快递半日达”服务,实现“足不出户,证件到家”。2024年以来累计为山区海岛开展上门帮代办服务2.9万次,减少群众跑腿里程超10万公里。背包窗口真正让服务更有效率、更有温度。
三是服务半径延伸,构建全域化“多点辐射”新版图。为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温州在“线上办”和“上门办”基础上,叠加拓展了无偿办、零跑办、定制办、预约办等“N”种服务,编织起覆盖全域的便民服务网,把便利送到群众身边。针对山区群众路途遥远、换乘不便的痛点,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农房流动工作室,首创“周三见”机制,成为村民与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心照不宣的约定。面对海岛居民常年出海、难觅空闲的困扰,组建“山海卫士”志愿服务队,以巡回下乡形式将服务送到渔民“船头”。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置“登记分中心+便民中心”延伸服务点114个,开展“三约”服务450次,真正实现了232万山区海岛群众“不出村即可办证”的愿景。
山路弯弯,水路迢迢,挡不住温州资规部门为民服务的脚步。“别担心,证,我们送来!”是温州不动产人用心谱写的铮铮誓言。“1+e+N”模式,用小背包背起大服务,用大数据跨越山海阻隔,借多元网络织就便民图景,让身处偏远山海的群众和企业,真切享受到与城市无差别的、高效便捷、温暖贴心、可感可及的不动产登记服务,绘就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温州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