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浙江实践案例。温州市洞头区的“蓝湾筑梦”案例作为重点宣介的5个案例,向世界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范例,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浙江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前一阶段在全省开展相关典型案例征集并组织评审,精心挑选出20个典型案例在大阪世博会等重要平台发布。温州的“蓝色海湾”工程在上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并成为重点宣介案例之一,为全世界提供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经济发展双赢的温州样板。去年该案例2次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推广,并入选《生态修复公报(2024)》和《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
近年来,温州市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以“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为抓手,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描绘动人生态图景。目前温州共争取6个国家“蓝色海湾”项目和3个省级“蓝色海湾”项目。在“蓝色海湾”整治修复成效加持下,温州成功通过“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洞头、南麂入选国家首批“和美海岛”,“蓝色海湾”正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一是从一点到多面,“蓝色海湾”赋能滨海湿地保护。将“蓝色海湾”工程与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相结合,营建红树林面积超400公顷,打造中国红树林“北进桥头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形成“三江碧水千里海岸万顷水乡”的滨海湿地城市风貌。温州南麂列岛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成为浙江省继西溪湿地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湿地,也是浙江省第一个海洋类的世界级湿地。温州成功入选计划新增“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名单,全国仅9个。
二是从颜值到价值,“蓝色海湾”解锁共同富裕密码。坚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新模式,通过“生态+”“品牌+”“互联网+”,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有效路径,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在苍南,“蓝色海湾”助力打造168生态海岸带,形成全域全季全业态的文旅产品矩阵,唱响新时代“山海经”。在洞头,依托海洋资源擘画全域旅游,全面发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在体旅融合、文旅融合、渔旅融合等方面打出一张张“巧手牌”。在乐清,探索养殖种植耦合模式,通过养殖塘优化、互花米草清理和红树林营建,当地特产海瓜子养殖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村民收入增加,实现生态生产“双向奔赴”。
三是从先行到示范,“蓝色海湾”彰显温州创新之力。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具体实施路径,实现从政府“孤军奋战”到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转变。起草《蓝色海湾指数评估技术规范》标准,被权威专家认定为可以评价蓝色海湾整治效果的参考标准。率全国之先成立地级市红树林研究中心,构建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能力评估模型,促成浙江省首单红树林碳汇交易落地。建设“蓝色海湾生态智治”场景,提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数字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