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健全联动机制,建强应急队伍,凝聚工作合力,扎实推进多跨协同高效环境应急体系和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市连续67个月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在首届全国生态环境应急现场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一是强化全域联动共建,提升环境应急综合战力。全域构建“1+1+1”环境应急队伍体系,实现12个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环境应急“明白人”全覆盖。组建由部委院所、在温高校、市环科院等构成的专家智库,建立“双学双享”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全市一线应急人员开展理论政策学习、典型案例剖析和优秀成果交流。创新开展“场景化”实战演练,在饮用水水源地、化工园区等敏感区域组织“一河一策一图”全流程演练,建立训后复盘“三查三改”制度,即查亮点固化经验、查短板深挖根源、查不足互鉴提升。推行实战化应急拉练考核新模式,引入现场直报、现场实操、多小组协同等新要素,更加注重解决实战问题的动手能力,多维度考验队伍的临场应变与协同处置能力。
二是强化跨界联动共治,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深化跨区域、跨流域协同治理,与丽水市建立瓯江流域、与台州市建立乐清湾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连续数年开展跨区域水污染联合应急演练,共同检验“一河一图一策”应用成效及实战能力。创新危化品运输风险共治模式,牵头制定温台地区“一路一策一图”道路风险评估体系,实现165段、350多公里环境风险路段动态管控。持续攻坚浙闽交界6个县级行政区、3条跨界河流、5个国控断面等跨省协同治理瓶颈,联合宁德市深入开展跨省水系及断面勘查梳理,建立健全跨省环境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应急响应处置流程共建、应急演练培训比武共办等协同机制,着力破解执法边界模糊、协调机制不畅等难题,切实保障跨省流域环境安全。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共管,提升环境应急工作合力。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合作签订《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备忘录》,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合作领导小组,建立落实重大突发情况“三同步”机制,即第一时间互通事故信息、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应急处置措施、协调解决污染物处置,大力提升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响应能力。联合应急、经信部门协同推进两大省级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目前已按方案完成19家“企业级”互通互联建设,补建改造3处园区应急池、3处永久性闸坝,有效筑牢区域水环境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