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77-88966822
邮箱:wzwrpy@163.com

温州市住建局:永嘉县芙蓉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5-08-14 17:35:16    来源:万人评议

近日,省建设厅面向全省征集公布了10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我市永嘉县芙蓉村凭借“规划牵引+资本活水+人居焕新+产保共融”的四轮驱动模式成功入选。这座始建于北宋、以“七星八斗”布局闻名的古村,完整保留着30余处明清古民居及18座宗祠,其保护利用实践为传统村落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是规划引领构筑保护根基。该村秉持“系统保护、活态传承”理念,编制古建筑群保护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与建设控制地带,配套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通过“规划预审+过程监管+动态评估”的全周期管理机制,实施核心区负面清单管理,对修缮活动实行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部门联审三重把关,累计整治16处违法建筑,严守古村空间肌理与传统风貌。

二是多元筹资激活保护动能。在财政支持方面,构建“项目储备-申报指导-资金落地”机制,争取各级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20处重点文保建筑的系统治理。同时通过宅基地改革,以租赁、联合开发等模式盘活27处闲置资源,引入文创团队打造丝竹灯笼产业集群,带动86户村民年均增收35万元,形成“财政+社会资本”的三维保障体系。

三是人居焕新实现古今交融。建筑修缮采用“最小干预”原则,结合榫卯复原、夯土修补等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修复司马第大屋等标志性建筑。整村实施“三线入地”和雨污分流工程,拆除3.2公里杂乱线路,并建设芙蓉新村疏解人口,形成“古村保护+新村生活”的和谐格局。通过“红黑榜”积分制度,村民共清理120处卫生死角,构建起人人参与的环境治理共同体。

四是产保共融构建发展闭环。该村打造“博物馆群落+非遗工坊”矩阵,建成5大主题场馆,引入艺术驻村计划改造32处工作室;塑造“宋韵芙蓉+夜游楠溪”IP,培育研学等新业态,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800万元。此外,成立文旅合作社,发展30余家农家乐与民宿,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超100万元,形成“文化赋能-产业增值-村民受益”的共富链条。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Copyright Wzjf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10372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