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教育工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深耕“尊师”“惠师”“优师”主线,围绕教师全生涯周期需求(新教师入职适应期、青年教师婚恋交友期、中年教师职业发展期、老教师临近退休期),构建“一团一课一赛一网一式”服务模式,打造“暖馨汇”服务体系。近年来着力把“品牌建设引领示范”和“财务管理提质增效”同部署同推进,确保工会经费“用得规范、管得严格、用得精准、效益显著”,为各项品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健全“暖馨教工”专业队伍、服务阵地、工作机制建设。设立“教师心理关爱日”,常态化、序列化、定制化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心理督导等服务。活动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专项经费使用规范与绩效评估机制。开通教师心理热线,落实重点对象“一对一”精准服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体。集成发布心理状况调查、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咨询(个别、团体)、心理项目效果评估等五大模块服务资讯,确保信息发布与项目执行的经费支持流程清晰、报销标准化。
二是打造“温润教工”素养课堂。每月开设2个班,内容涵盖体育、艺术、文化、医疗、科技等领域,依据普惠性原则编制精准预算,保障活动经费高效透明使用。着力丰富教师个人生活,提升身心发展综合素养。搭建“小平台大课堂”,坚持“每年一大球一小球一文艺”,积极探索群众性、娱乐性、集体性文体活动,文体活动经费管理严格遵循预算编制模板与执行标准。开展教职工达人赛,每季度一展示。举办迎教师节全市教工手机摄影比赛和市本级教工大合唱比赛,确保大型赛事活动经费使用合规、效益可衡量。
三是学校健康膳食厨艺大赛突出项目管理,效益优先。大赛突出三个导向:倡导“小锅里做大菜”,提升学校食堂厨师做好健康膳食的本领;倡导“小舞台育大厨师”,弘扬厨艺工匠精神;倡导“小食堂暖大民生”,提升师生就餐品质。以“好吃温州”助力“好学温州”。大赛专项资金实行严格的项目化管理模式,明确开支范围、报销流程及绩效目标,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投入精准、效益可见,将标准化财会管理融入工匠精神培育。
四是发挥教育工会女职委“她”力量,实施“暖馨缘”提升计划。通过精准定位、个性服务、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建设青年婚恋观教育阵地,优化线下交友空间。以“部门联动、高校赋能、公益串联、乡村赋能”为主线,拓展社交圈层,孵化“交友+”案例。联合多部门编织联谊网,开展了“春日有约”、“寻找秋日宝藏”、“新青年·新朋友”、“教育核心”、“温工牵手·缘来如此”、“遇见‘味’来的你”等系列主题联谊活动。联合开展“牵手工作室”、“婚恋课堂”、“温青夜校”。所有联谊活动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工会经费管理规定,实行清晰的费用报销标准和流程,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与过程透明监督,保障活动安全、可靠、高品质运行。
五是举办“暖馨红”干部荣休仪式,进一步营造教育系统“尊老、敬老、利老”的良好风尚。“传薪火”——发挥教育老干部传承薪火、提携后辈的作用;“续华章”——倡导教育老干部建言献策;“温教情”——永葆绿叶对根的情谊;“暖馨红”——衷心祝愿老干部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荣休慰问金发放及仪式活动经费严格执行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制定统一的慰问标准与活动开支规范,确保组织关怀既传递温暖又符合财经纪律要求,协力打造“温教情·暖馨红”干部荣誉退休工作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