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市港航管理中心紧紧围绕服务效能提升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并实践“机制融合化、检验智能化、产业绿色化、人才复合化”四大路径,推动船舶检验工作实现提质增效,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地方航运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机制融合成效显著,构建协同高效船检服务体系。针对以往检验环节多、流程长等痛点,大力推进“船检+海事”深度融合。通过打破业务壁垒、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与标准统一,有效提升协同治理能力。在“三无”船舶治理方面,联合开展船舶鉴定与船图证核对,强化源头管控效果显著,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针对客船、油船等重点高风险船舶,创新实施“联检联验”一站式服务,变企业“多头对接”为“一次办理”,今年以来,开展船舶“联检联验”32艘次,办事周期大幅压缩。与丽水签署合作备忘录,积极落实通检互认政策,惠及百余艘内河货运船舶,有效缩短船舶停运时间。创新推行集中检验制度,统筹安排检验计划,实现“一趟多检”,今年以来共集中检验44次计164艘船舶,检验效率和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是检验智能赋能精准,技术手段创新取得突破。主动拥抱数字变革,以科技赋能实现检验模式创新。通过引入“AI+”与大数据技术,基于IMA平台搭建云端船检知识库,贯通移动端与PC端,依托大模型能力实现法规即时查询、复杂条件判断与精密计算,彻底解决了现场翻阅海量资料的难题,检验准确性与便捷性大幅提升。全面应用电子审图系统(浙港通平台),串联设计院、船检机构、船东三方,实现审图流程线上化,快捷申报、流程简化、实时反馈与闭环管理成效显著,审图效率得到质的飞跃,每套图纸送审时间节省3-5个工作日。
三是精进新能源船舶检验能力,产业绿色转型提速。紧抓新能源船舶发展机遇,前瞻布局绿色船舶检验领域并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组织验船师系统学习新出台的法规与技术标准,初步建立起覆盖设计审图、现场检验与运营监测的全流程技术保障体系。目前,温州已投入运营的新能源船舶以锂电池客船为主,涵盖4条交运水上巴士和6条南塘夜游船舶,通过参与船舶从图纸审查到营运检验的全过程,验船师队伍积累了宝贵的一线经验,逐步构建起“学习—检验—优化”的能力提升闭环。南塘夜游等电动游船项目成功跻身浙江省“泛舟浙里”必游榜单,逐步形成“绿色航运+文旅体验”融合发展模式,也为培育航运业绿色增长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人才复合培养深入,队伍建设焕发新活力。面对经验丰富验船师集中退休、人才储备不足的挑战,多措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升级“传帮带”模式,搭建“悦学习悦青春”平台,定期由各专业验船师轮流备课授课,深入交流研讨检验中的难点、疑点,有效促进法规理解深化与检验经验共享。积极响应“商渔融合”政策导向,支持鼓励验船师考取涵盖商船与渔船的注册验船师证书,成功打破专业壁垒,“一专多能”复合型验船师培养取得明显成效,为船检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下一步,温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将持续深化“四个路径”融合互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科技赋能、紧跟产业趋势、建强人才队伍,努力打造更具效率、更富精度、更显绿色、更富活力的船舶检验温州样板,为区域航运安全和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